介绍:
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——疍民(又称水上人家)创造的,其后又在广州发扬光大。现为广东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。
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鱼片、瘦肉、油条丝、花生、葱花、蛋丝、浮皮、海蜇丝、叉烧丝、烧鸭丝和鱿鱼等。烹制时将滚烫的粥底倒入配料中烫熟即成。艇仔粥以粥底绵滑、味道鲜美、口感丰富而闻名于世。
相关传说:相传有一个船上人家的女孩叫金水,心地非常善良。一日她把父亲捕到的一条鲤鱼放回到江里。过了几年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病,她非常伤心,来到江边祈求仙人保佑。这时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:“我是几年前被你救的鲤鱼。你只要煮一些鱼虾粥再加些油脆之物卖给人家,便可换钱带你爹去看大夫,10日之内即可痊愈。”金水依法照做治好的父亲的病,从此这粥就被取名为“艇仔粥”。
广州艇仔粥
主料:
白粥底1大碗(600g)、虾仁30g、水发鱿鱼30g、花枝30g、蟹腿肉30g、肉丸30g、薄脆春卷皮适量、香菜少许、葱末少许(也可配加其他原料,如鲜鱼片,炸粉丝,海蜇皮,脆花生,叉烧丝,煎蛋丝等)
调味料:
盐1/4小匙、鸡粉1/4小匙、胡椒粉少许、香油少许。
做法:
- 虾仁去肠泥洗净;鱿鱼切条状;花枝洗净,从内部刻花后切条状;蟹腿肉切半备用。
- 白粥底煮滚,加入已经处理好的虾仁、鱿鱼、花枝、蟹腿肉和肉丸,用盐、鸡粉、胡椒粉调味煮熟,盛碗,放上薄脆春卷皮、香菜、葱末,滴少许香油即可。
诀窍:
将1.7升的水放入深锅中煮滚,加入100g白米再次煮滚(白米:水=1:17),转最小火,维持微滚冒泡泡的状态,持续煮1.5小时呈稠状即可。可将水的比例调高一些,避免水分蒸发太快,让煮好的粥过稠。
荔湾艇仔粥
材料:
叉烧50克,鱼片50克,鱿鱼须50克,浮皮50克,海蜇50克,蛋丝50克,炸花生和薄脆各20克,葱花、芜芫、姜丝适量,白粥一锅
做法:
1、取一小锅白粥加热,然后在每份材料中适量取一些。
2、待粥滚后,调味:加入适量的盐、糖和鸡精,先放入姜丝、叉烧、浮皮、鱿鱼须和鱼片,滚5分钟。
3、再加入海蜇和蛋丝,稍滚一会,熄火。
4、在碗底放入葱花和芜芫,倒入粥拌匀即可盛起。
营养价值:
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;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,有助胃肠蠕动,对胃病疗效很好。
鱿鱼富含钙、磷、铁元素,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,能有效治疗贫血;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,鱿鱼还含有大量的牛黄酸,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,缓解疲劳,恢复视力,改善肝脏功能;所含多肽和硒有抗病毒、抗射线作用。
食谱相克:
艇仔粥的主料的海鲜,海鲜不能和含维生素C高的水果一起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