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吃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,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,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,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,现代人吃小吃通常不是为了吃饱,除了可以解馋以外,品尝异地风味小吃还可以藉此了解当地风情,每个地区也有各自的小吃,而且种类繁多,因当地风俗而异,特色鲜明,风味独特,但在这众多的小吃中,还是有相对知名度比较高的小吃,可以称为小吃中的明星,人们往往一提起这个小吃就会想到哪个地方,例如提到热干面,就会想到武汉,提到煎饼,就会想到山东,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下全国地区最有名的部分小吃。
兰州牛肉拉面
兰州牛肉拉面,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,是“中国十大面条”之一,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。它以“汤镜者清,肉烂者香,面细者精”的独特风味和“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”,一清(汤清)、二白(萝卜白)、三红(辣椒油红)、四绿(香菜、蒜苗绿)、五黄(面条黄亮),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。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,得到美誉“中华第一面”,兰州拉面就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一样,兰州牛肉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, 兰州牛肉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,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,其制作的五大步骤无论从选料、和面、饧面,还是溜条和拉面,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,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。
上海的糯米团
糯米团是江南地区经典的地方小吃。老上海人的传统早餐,在宁波和上海的一些地摊上,均可以见到这些特色的传统早餐。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张面饼,在上面放点榨菜,夹一根油条,卷成一个团子,就这样,纯正的上海糯米团就完成了。在老上海人的眼里,所谓的什么沙拉,比萨都不是什么好的早餐,他们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几十年的一种糍饭团子。
山东的煎饼
山东煎饼,传统特色面食。源于山东泰安[1] 。现代煎饼制作方法的创制年代难以考证,但“煎饼”一词的使用 山东煎饼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。相传孟姜女哭长城,所带食物即煎饼。大饼卷大葱是众人皆知的典型山东土吃,这里的大饼实指的是煎饼,而不是正的大饼。大饼和煎饼的区别除了做法上不同,主要还在于其用料有异,前者为面烙成,后者为粗粮所作。在大饼卷大葱成名之时,白面还是稀有之物,粗粮煎为主食。山东人称“摊煎饼”,工具也是特有的,几乎家家必备。
重庆酸辣粉
酸辣粉很早以前流传于四川民间,它取材当地手工制作的红薯粉,味以突出酸辣为主而得名,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和调制而正式走上街头,成为大街小巷的一种特色小吃。正宗八哥重庆酸辣粉,是八哥在酸辣粉的原有基础上,经过精心改进秘制,主原料仍采用四川民间手工制作的红薯粉在辅以辣椒、醋等二十多种上等调味料,在不添加任何香精、色素的情况下,把酸辣粉的味道演绎的淋漓尽致,吃了叫人流连忘返。
宁波的汤圆
汤团又称汤圆,是浙江省宁波地区著名传统小吃之一,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,历史十分悠久。据传,汤圆起源于宋朝。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,即用各种果饵做馅,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,煮熟后,吃起来香甜可口,饶有风趣。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,所以它最早叫“浮元子”,后来有的地区把“浮元子”改称元宵。与北方人不同,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。
潮汕的牛头丸
牛肉丸又称手捶牛肉丸,是广东省潮州市、汕尾市、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地区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,起源于潮州菜。牛肉丸作为潮州乃至整个广东潮汕地区最知名、最大众化的特色传统小吃,其既可作点心,又可作为一道筵席汤菜。
牛肉丸制作细致,色泽红润,柔脆有弹性,鲜美馨香,口感嫩滑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水土也出一方文化,不同的文化也造就了不同的美食小吃,但都能勾起在外游子对家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