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菜|口水鸡

口水鸡

口水鸡是中国四川传统特色菜肴,属于川菜系中的凉菜,佐料丰富,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。 在烹制时,煮鸡用的汤料很有讲究,需要恰到好处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鸡的可溶性蛋白,增加鸡肉的鲜美程度,又能具备其特有的香型和滋味。

口水鸡是一道凉菜,佐料丰富,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。有”名驰巴蜀三千里,味压江南十二州”的美称。”口水鸡”这名字初听感觉有点不雅,脑子里可能会出现一副口水滴哒的样子,之所以叫口水鸡还因为有很多花椒,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。

起源

“口水鸡”这名字乍听有点不雅,不过这名字的来历倒却有着文人的温雅。郭沫若在所著《賟波曲》中,有:”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,白生生的肉块,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,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……。”烹调赐拈来”口水”两字,倒成就了大名鼎鼎的”口水鸡”。

口水鸡之所以叫口水鸡是因为有很多花椒,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。

风味

口水鸡具有麻辣、鲜香、嫩爽的特点。

烹制

烹饪材料

乌皮土仔公鸡1000克;油10克,白糖10克,芝麻酱10克,姜蒜汁30克,麻油30克,葱花10克,料酒30克,熟白芝麻20克,熟油辣椒50克,红酱油10克,熟花生末25克,醋10克,味精25克。

鸡腿、黄瓜、红油4勺、白糖2勺、醋2勺、生抽2勺、花椒油2勺、黄酒1勺、芝麻2勺、香花生一小把、辣椒碎一勺、香葱末、姜末、味精1/4勺、盐3克,冰水1/4杯。

烹饪方法

1、洗干净鸡腿,去掉皮下脂肪,烧开锅,先大火蒸5分钟;

2、给鸡腿翻个个,再大火蒸5分钟,关火后继续焖10分钟;准备一盆加冰块和姜片的冰水,把鸡肉泡进去,直到彻底变凉;

3、切些黄瓜段,调汁:红油4勺、白糖2勺、醋2勺、生抽2勺、花椒油2勺、黄酒1勺、芝麻2勺、香花生一小把、辣椒碎一勺、香葱末、姜末、味精1/4勺、盐3克,冰水1/4杯混和均匀;

4、鸡肉斩块,把调好的汁浇在上面,拌匀后进冰箱冷藏30分钟就可以吃了,辣辣麻麻的很好吃。

麻辣口水鸡

烹饪方法一

主料:小型三黄鸡1只(300g)

配料:葱1根、姜3片、麻辣酱1袋、盐少许、花椒15粒、植物油2大勺

做法:

1.鸡肉洗净,斩小块,放入姜片和葱段,加少许盐腌制片刻;麻辣口水鸡2.取一只干净的碗,放入麻辣酱。

3.另起锅烧热,放两大勺植物油,油烧至七成热,放入花椒、葱姜爆香。

4.用滤网滤去花椒、葱姜,热油倒入盛放麻辣酱的碗中,调和均匀。

5.锅中烧水,水沸后将鸡肉与姜葱一同倒入锅中,氽烫去血水。

6.煮到鸡肉断生,立刻关火,保持鸡肉在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后捞出,用清水洗去浮沫,放入冷水中浸泡5分钟,摆盘,取第4步中的红油淋在鸡肉上,撒少许葱花、花生碎即可。

烹饪方法二

主料:三黄鸡适量

调料:食盐适量、酱油少许、醋适量、葱适量、姜适量、蒜适量、料酒适量、辣椒粉少许、白糖适量、香菜适量

口味:麻辣味

做法:

1、鸡洗净,斩成块。在水即将烧开前,把葱姜料酒都加到锅里。水开后放入鸡煮10分钟。煮的时间不要太长,这样鸡肉比较嫩煮好的鸡要立刻放到凉水里,最好是冰水里激一下。这样皮质细腻紧滑,脆脆的不容易散烂。

2、葱姜蒜洗净,切碎。起锅,倒入油,待6成热时,放入葱姜蒜碎,爆炒出香味,关火,冲入辣椒粉中,沉淀后沥出的油就是红油了。(备注:如果没有过滤网,将葱姜蒜捞出后,再将油冲入辣椒粉中。)将鸡肉从冰水中取出沥干,切成小块,放入盘中。

3、将酱油、盐、糖、醋混合两勺红油、搅拌均匀后、淋在鸡肉上面。根据你自己的口味、可以配一些香菜、香葱、芝麻。如果没有,不加也行。

烹饪方法三

主料:三黄鸡或者土鸡一只

调料:姜、 大葱、 蒜头、 花椒油、 辣椒、 盐、 料酒 、生抽、 芝麻油、 米醋、 白砂糖

做法:
1、鸡抹盐腌制15分钟,在肚中塞入几片姜,大葱段同时腌制。 酒,加盖用大火煮开。

2、入汤锅,注入冷水没过鸡身,水中加盐,料酒,加盖用大火煮开。

3、煮开后中火煮12分钟,煮好后不开盖,继续闷15分钟。 油淋鸡身并按摩让肉质更嫩有嚼劲。

4、捞出后,可入冰水让肉更有弹性;也可用麻油淋鸡身并按摩让肉质更嫩有嚼劲。

5、准备好大葱,姜,蒜蓉,花椒,入油锅一同炸香。

6、碗里准备好油辣椒或者辣椒酱,在5中的香料入锅炒变色后迅速捞起放入油辣椒搅拌匀。

7、将材料3中的所有调料混合均匀。

8、将放凉的鸡肉切块。

9、先将7中调料淋上鸡肉再浇上6中红油,最后洒上白芝麻和香葱碎即可。

价值:

鸡肉和牛肉、猪肉比较,其蛋白质的质量较高,脂肪含量较低。此外,鸡肉蛋白质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,其含量与蛋、乳中的氨基酸谱式极为相似,因此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。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根据部位、带皮和不带皮是有差别的,从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顺序为去皮的鸡肉、胸脯肉、大腿肉。去皮鸡肉和其他肉类相比较,具有低热量的特点。但是,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,所以绝对不能把带皮的鸡肉称做低热量食品。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、0.7克脂类物质,是几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。鸡肉也是磷、铁、铜与锌的良好来源,并且富含维生素B12、维生素B6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K等。鸡肉的脂类物质和牛肉、猪肉比较,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-油酸(单不饱和脂肪酸)和亚油酸(多不饱和脂肪酸),能够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

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,氨基酸种类多,而且消化率高,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,有增强体力、强壮身体的作用。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,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。鸡肉对营养不良、畏寒怕冷、乏力疲劳、月经不调、贫血、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。

食谱相克:

1、口水鸡鸡肉—菊花相克,食则死亡。解救:细辛一钱,川莲五分水煎服。

2、鸡肉—鲤鱼相克: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。鸡肉—芥末相克:两者共食,恐助火热,无益于健康。

3、鸡肉—菊花相克:同食会中毒。

4、鸡肉—狗肾相克:会引起痢疾。

5、蜂蜜不可与莴苣同食。与葱同食至泻。

6、菠菜不宜与豆腐同食。

药用价值:

1、鸡补益五脏,治脾胃虚弱。鸡蛋蛋白外涂解热毒红肿,生服解胡蔓草毒。蛋黄治心悸怔忡,蛋黄油生肌长肉。鸡蛋壳壮骨制胃酸。喜蛋(孵化成鸡胚的蛋)补虚损、治眩晕。鸡肝明目治夜盲。

2、苦胆治百日咳。鸡肫皮助消化。雄鸡冠调经。鸡血治出血和喘咳。

转载网址:https://baike.so.com/doc/5347122-5582569.html